菊苣中的黄酮类成分主要有黄酮类、花青素类等2种类型,包括槲皮素、黄芩苷、芦丁等成分。菊苣种子提取物总黄酮具有抗α-葡萄糖苷酶和抗α-淀粉酶作用,可能是菊苣发挥降糖作用的物质基础。研究显示槲皮素、芦丁可通过其抗炎、抗氧化活性保护链脲佐菌素(Streptozotocin,STZ)所致胰岛β细胞损伤,提示菊苣降尿酸的机制可能与其所含成分的抗炎、抗氧化活性有关。
1.3 苯丙素类成分
菊苣中的苯丙素类成分主要有香豆素类、木脂素类2种类型。香豆素类化合物包括秦皮乙素、秦皮甲素、野莴苣苷等,其中以秦皮甲素和秦皮乙素居多,研究证实秦皮甲素具有显著降尿酸活性,谱效学研究显示其与降腹脂作用亦有密切关系。秦皮乙素是菊苣中重要的保肝成分。木脂素类成分在菊苣中含量较少,包括紫丁香苷、4α-4′-O-hydroxysyring-aresinol、4-氧代丁香脂素葡萄糖苷、(7S,8R)-3′-去甲基-去氢二松柏醇-3′-O-β-吡喃葡萄糖苷等。研究发现毛菊苣中木脂素3′,4′-dimethoxyphenyl)-3-hydroxymethyl-2,3-dihydro-7-bydroxybenzofuran-5-propan-lol具有中度抗炎活性,可能是菊苣抗炎作用的物质基础。
1.4 酚酸类化合物
菊苣含有多种酚酸类化合物,如菊苣酸、异绿原酸A、异绿原酸B、绿原酸、咖啡酸、阿魏酸和咖啡酰奎宁酸等,具有多重药理活性。其中绿原酸、菊苣酸、异绿原酸A、异绿原酸B等具有降尿酸活性,菊苣酸、绿原酸、咖啡酸、酒石酸等具有抗氧化活性,研究表明菊苣种子提取物富含咖啡酰奎尼酸,可通过抑制氧化应激改善大鼠动脉粥样硬化。此外,研究显示菊苣根提取物富含菊苣酸和咖啡酰奎宁酸,可提高STZ糖尿病大鼠的糖耐量,降低基础高血糖,另有文献显示咖啡酰奎宁酸衍生物3,5-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可抑制α-葡萄糖苷酶活性。提示酚酸类成分可能是菊苣降糖作用的物质基础。
1.5 其他类成分
菊苣富含糖类成分,包括葡萄糖、果糖、蔗糖及多糖等。其中,多糖类成分含量较为丰富,在2.59~7.07 mg/g之间,主要由菊粉、糊精和淀粉组成。菊粉在菊苣块根中大量存在,为聚合度在2~60之间不同果聚糖的混合物,具有改善肠道菌群和降血脂等药理活性。此外,菊苣还含有赖氨酸、甲硫氨酸、苏氨酸等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,以及维生素A、B1、B2和钙、钾、镁、锰等金属元素,营养价值较高。菊苣中包含多种挥发性成分,主要有脂肪酸类、酯类、酮类、醛类等化合物是菊苣特殊焦糖风味的致香成分,如棕榈酸、亚油酸乙酯、棕榈酸乙酯、2-甲基四氢呋喃-3-酮、糠醛等。
声明:本文所用图片、文字来源《世界中医药》2021年,第1期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与本网联系删除
相关链接:植物,血糖,酚酸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